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主义建设
(识记)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主要着力点
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意义和要求
- 意义:
- 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 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 要求:
- 坚持系统治理
- 坚持依法治理
- 坚持综合治理
- 坚持源头治理
(理解)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人民生活越来越好,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进社会主义治理现代化
-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理念是先导、制度是保障、方法方式是重要内容
- 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基层治理,社会治理的最基本单元是城乡社区
- 将风险隐患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理层级是市域
(应用)
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提高、日趋多元。 如何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需要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深入基层一线扎实开展调查研究,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努力在实干中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 完善分配制度: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战略
-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制度保障,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推进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