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识记)
-
理想的内涵: 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 向往和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
理想的特征: 超越性,时代性,实践性。
-
信念的内涵:
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 精神状态 。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 ,为人们百折不挠,矢志不渝地追求理想信念目标 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
-
信念的特征: 执着性,多样性,支撑性。
-
信念统摄力高到低: 信仰,信心,意志,信条(高层次信念决定低层次信念)
-
理想与信念的关系: 理想信念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所指的对象,信念是理想实现的保障
-
理想的不同类型: 近期,远期理想;道德,政治理想;个人,社会理想。
(理解)
-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
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有了理想信念的引领,人们就能在面对选择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坚持正确的道路和原则,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
理想信念催生前进动力
理想信念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力量,成为推动人们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
-
理想信念提供精神支柱
理想信念如同人们的精神支柱,使人们的面貌焕然一新,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状态
-
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一个人在追求理想信念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反思和总结,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短板,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
-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本质属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
- 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源泉
-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重视实践,以改变世界为己任
-
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 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现按需分配,人的精神状态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社会。
- 共产主义是现实运动与长远目标相统一的过程。
- 共产主义是一种 社会理想,理论学说,制度,实践 。
-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正确的道路
-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不断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
-
(为什么要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
- 现实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又可以成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谈理想,理想就会变成空想。
- 实现理想具有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 (注意辨别实现理想的特性和理想本身的特征)
- 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是我们的 传家宝,是成就人生事业不可或缺的条件。
- 二者的矛盾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
- 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是 实践
-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有机结合
-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映,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影响,制约。
- 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从属于社会理想,在整个理想体系中,社会理想最根本,最重要。
- 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汇聚和升华。
(应用)
-
肩负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 立鸿鹄志
- 心怀“国之大者”,敢于担当
- 自觉躬身实践,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