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
(识记)
-
道德的含义
- 道德是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态,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根本源于社会经济关系
- 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 是立身兴国之本,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
- 劳动的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马义在人类思想史第一次科学全面论述道德起源)
- 意识是道德产生思想认识的前提
- 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 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
-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践行的根本宗旨,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遵循的道德要求。
-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 为人民服务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 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 该核心与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特征
-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
中国革命道德
- 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而奋斗(中国革命道德的灵魂)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彻中国革命道德始终的一条红线)
- 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 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 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
社会公德
-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 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
-
职业道德
-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
- 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的关系
-
家庭美满
-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
-
个人品德
- 爱国奉献,明理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律自强
- 积极引领社会风尚: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
- 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社会实践,是个人加强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理解)
-
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
- 本质
- 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 社会意识形态
- 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 特殊调节方式
- 道德是一种 实践精神 , 在本质上是知行合一
- 功能(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作用)
- 认识功能(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社会经济关系)
- 规范功能(规范社会成员在社会公共,职业,家庭领域行为,规范个人品德养成)
- 调节功能(道德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社会实践活动,协调社会/人际关系)
- 作用(指道德的认识,规范,激励,导向,教育等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
- 是维系 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巩固特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 是激励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种 精神力量 ,也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 内在动力
- 对 其他社会意识形态 有着重大的影响
- 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之间开展 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 本质
-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 以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为做高目标
-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和平等
-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
- 反对一切的剥削和压迫
-
社会主义道德的先进性
- 人类社会五种社会道德(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道德)
- 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反映
- 社会主义道德是对人类优秀道德资源的 批判继承和创新发展
- 社会主义道德 克服了 以往阶级社会道德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
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 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 例句: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 公义胜私欲(中华传统美德的根本要求)。
- 例句:
- 推崇仁爱原则,重视以和为贵
- 例句: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 兼相爱,交相利。
- 仁者自爱。
- 例句:
- 注重人伦关系,重视道德义务
- 例句:
-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仁,义,礼,智,信。
- 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 忠,孝,节,义。
- 例句:
- 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 例句:
- 明于庶物,察于人伦。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 例句:
- 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
- 例句: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修己,克己,慎独。
- 善养吾浩然之气。
- 例句:
- 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
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
有利于 加强和巩固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 理想信念
-
有利于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有利于 引导 人们树立正确的 道德观
-
有利于 培育 良好的社会 道德风尚
-
中国革命道德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
中国革命道德灵魂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
-
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
- 不要误把友谊当作爱情
- 不要措置爱情的地位
- 不能片面或功利化的对待爱情
- 不能只重过程不顾结果
- 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应用)
-
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
遵守社会公德
-
恪守职业道德
-
弘扬家庭美德
-
锤炼个人品德
-
大学生要自觉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做社会主义道德的 践行者,示范者,引领者
-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有序的 公共生活 是:
- 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
- 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 社会文明的中国要标志
-
个人加强道德修养方法主要有: 学思并重,省察克治,知行合一,慎独自律
-
大学生锤炼高尚道德品格应做到:
- 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
- 激发正向的道德认同和道德情感;
- 强化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
-
-
简述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要求
-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大学生要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加强信息辨别能力,增进信息应用能力,使网络成为开阔视野,提高能力的重要工具。
- 加强网络文明自律: 首先,进行健康网络交往。其次,自觉避免沉迷网络。最后,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 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环境: 大学生一方面要加强网络道德自律,维护网络道德秩序;另一方面应带头引导网络舆论,促进网络空间容易清朗。
-
简述职业生活中基本道德规范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是职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
- 爱岗敬业:爱岗敬业体现从业者热爱工作岗位,对工作极端负责,敬重自己从事的行业的行为表现。
-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从业者在职业生活中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道德操守,是在行业中扎根立足的基础。
- 办事公道:办事公道要求从业人员办什么事都要公平公正,无论对人对己都要出于公心,遵守道德和法律规范来处事待人。
- 热情服务:热情服务要求无论什么从业者,能力如何,都应用多种形式为群众服务,形成人人是服务者,人人又是被服务对象的良好秩序。
- 奉献社会:奉献社会要求从业者为他人,社会做贡献,是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的最高层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