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
(识记)
-
人的本质: 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
人生观:
人们关于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核心),人生态度(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怎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等问题的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
世界观: 世界观 决定 人生观。
-
价值观: 价值观 引导 人生观。
-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 三者相互影响,紧密相连。
- 人生目的决定着人们对待实际生活的态度和人生价值的评判,
- 人生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持守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 人生价值制约着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
- 大学生只有深刻认识人生目的, 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内涵和意义,科学理解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准确把握人生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理解)
-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认识: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 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关系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
- 社会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所有人利益的有机统一。
- 社会利益体现了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个人利益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保障了个人利益的实现。
-
高尚的人生追求: 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代表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须认真,当务实,应乐观,要进取
-
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方法)与实现:
-
人生价值评价根本尺度:
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在今天,评价人生价值标准最重要的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
人生价值评价方法:
- 既要看贡献的大小,也要看尽力的程度。
- 既要尊重物质贡献,也要尊重精神贡献。
- 既要注重社会贡献,也要注重自身完善。
-
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 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 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 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
(应用)
-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 正确看待 得失,苦乐,顺逆,生死,荣辱 。
- 反对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
- 与历史同向,祖国同行,人民同在,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青春的底色永远离不开“奋斗”二字。